与大唐王朝相比,宋朝显得低调多了,但是,小宋时期的人民生活品质也不比大唐逊色
何以见得?
我们先看一幅古代名画——《清明上河图》,图中张择端用细腻的画笔详细刻画出那个繁荣昌盛年代的秘密。
一幅古代名画能告诉我们什么呢?
如果没有真实的场景作为素材,张择端应该无法描绘这样生动的境况吧!
一幅画,确实可以把今人带回那繁荣的年代。
正是:看我一幅图,还你一千年!
清明上河图,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,为北宋风俗画,属国宝级文物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清明上河图宽24.8厘米、长528.7厘米,绢本设色。作品以长卷形式,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,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(又称汴京,今河南开封)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,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,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。
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,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,牛、骡、驴等牲畜,车、轿、大小船只,房屋、桥梁、城楼等各有特色,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。
据称,《清明上河图》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(今河南开封)的状况,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。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貌写实,人们在这里活动的场景。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、汴河场景、城内街市三部分。
有专门的研究人员用了放大镜去看看《清明上河图》,并详细数了数,图中竟然画出了1000多个不同形象的人物,还有动物、车马、建筑、植物花卉等。宋代已经有人卖沉香、檀香了。但是,那个时候应该还不属于“奢侈品”,可能只是作为“中药”或者香料用途使用吧。今天的沉香价格不菲,国际上,是以论克计价,质优的沉香最高每克高达10000美元。
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灯箱广告吧。本以为广告一词是舶来品,源于1475年拉丁文的advertere。没想到,中国的广告足足比外国早了375年,而且还是带“灯箱”的广告。虽然那时还有没电灯,但聪明的宋人用蜡烛放入立体的广告箱内,夜晚特别醒目。
“十千脚店”应该是“供人临时歇脚的小客店”,类似今天的钟点房吧。但也有人说是“表演场所”,类似今天歌舞厅;“美禄”指的是酒,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酒者,天之美禄”;“天之”可能是听歌的场所。这个写着“赵太丞家”的招牌应该是一家私人诊所吧,这个“赵氏”可能是位离休的“御医”,宋代“院士”级别专家级的名医显然广受欢迎。诊所门前两幅“巨大”的广告牌告诉今人:“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”,“太医出丸医肠胃药”。可以看出,宋代的人也是嗜酒如命,海吃胡喝容易造成伤及肠胃。由此可见,宋人过着富裕奢靡的生活,夜夜笙歌。当然,只有民富国强才能享受太平盛世的生活。一个“解”字不用说都知道是算命占卜的。王安石在《汴说》一文中说:卜者“抵今为尤蕃。举天下而籍之,以是自名者,盖数万不啻,而汴不与焉;举汴而籍之,盖亦以万计。”
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,占卜者竟达“万人之多”,可见当时占卜盛行。这家写着“决疑”、“看命”、“神课”的占卜店,可能业务范围更广泛,不只是单纯的算命,可能还可以看风水、解梦、预测未来之类的业务。这个拿着剃刀为顾客“修脸”的技师,不像是理发店给顾客理发,更像是美容店,给客人修修脸上的汗毛。北宋时期的富裕程度,人们完全可以享受到美容服务。因此,这应该是一间宋代美容院。但那时做美容的只是男性,即便富婆也不能冲破礼教观念约束出门做美容。这是一家餐厅,店内挂在显眼位置的牌子,应该是菜肴的价格,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。越是文明的时代,人们更注重信誉。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处码头,船家离开码头前,可以看看风向标,提供风向信息,以便行船时需要打开哪个风帆。这个类似今天的气象站的“观测台”应该是朝廷设置的,为行船者提供气象服务。现在中国流行的“外卖”业,据说最早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,主要为宫廷或贵族派对提供包装好的食品,到了十九世纪,美国工人阶层增多了,种族分餐制现象出现了,推动了外卖食品在美国的普及推广。殊不知,中国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“外卖”这一服务行业。因此,“外卖”的鼻祖还是在东方古老的大国。一幅《清明上河图》可以告诉全世界的人,“外卖”源自中国,至于后来的电商平台外卖,也是在北宋的场景中受到的启发。《清明上河图》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传世钜作,显然是作者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。图中所绘“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,草树牛马出没,以及居者行者,舟车之往还先后,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”。整幅图场面浩大,内容极为丰富,作气势宏大、构图严谨、笔法细致,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。
《清明上河图》为今人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、手工业、民俗、建筑、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,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。